天气转凉,热情不减。近日,寸滩街道海语江山社区活动室里传来阵阵清脆的笑声与铿锵有力的口令声,一场别开生面的武当武术课正在这里进行。孩子们身着统一服装易倍策略,跟随老师一招一式认真练习,眼神专注,动作虽稚嫩却充满力量。这是由共青团江北区委、江北区少工委主办,江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工委)承办的“群团强基层·流动少年宫”公益送课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易倍策略
▲活动现场。
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流动少年宫”已陆续走进江北城桂花街社区、五里店街道红土地社区等16个社区,将武当武术、非遗蜀绣、羽毛球、传统木作、机器人编程、围棋等优质课程送到孩子们“家门口”。截至目前易倍策略,已成功开展22场公益课程,场场爆满,气氛热烈。
在非遗蜀绣课堂上,孩子们手捏细针,俯身于绷架前,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一针一线绣出花瓣的轮廓。绣线在指尖穿梭,传统图案渐渐显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成就感的光芒。一位陪同的家长轻声感叹:“平时孩子在家总抱着手机,没想到在这儿能这么静下心来,亲手体验蜀绣的魅力,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除了传统文化类课程,机器人编程班也备受追捧。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坐在电脑和机器人组件前,热烈讨论着程序逻辑与机械结构。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个简易机器人陆续“活”了起来,现场不时爆发出欢呼声。这不仅是一场科技启蒙,更是一次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的锻炼。
为切实发挥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公益属性,进一步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服务体系,江北团区委整合多方资源,将市级名师工作室课程与活动中心金牌课程有机结合,形成涵盖传统文化、体育健康、科技创新等5大类共10余门精品课程体系。未来一段时间,“流动少年宫”将持续送课60场次,预计惠及青少年1200余人次。
“我们不只是送课,更是送机会、送视野、送成长。”共青团江北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公益课程,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兴趣、拓展眼界,真正实现校外教育的普惠与赋能。”
该负责人表示,“流动少年宫”不只是一次次课程配送,更是一座连接社区、家庭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桥梁。“它让教育走出围墙,让公益融入日常,也让越来越多的江北青少年,在兴趣中探索易倍策略,在体验中成长,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现代科技的启迪中,拥抱更加丰富多彩的童年。”
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