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连日报互盈在线
孩子进入大学,家长就可以撒手了吗?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该怎么做?新生家庭的必修课——
控制欲退场 理解力上线
大连理工大学2025级新生报到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
孩子进入大学,家长就可以撒手了吗?这个时期的孩子,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大连海洋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郭双说,学校是知识的殿堂,以丰富多元的课程、前沿的学术资源为大学生打开广阔的知识视野,助力他们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家庭则是心灵的港湾,家长以言传身教传递为人处世之道互盈在线,用关爱与支持为孩子注入面对挑战的勇气。孩子进入大学,家校更要紧密携手,才能在大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一路保驾护航,让他们在知识与爱的滋养下,稳健地驶向未来。
郭双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性是完成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差异在于学校教育主要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校主要进行的是集体化教育,采用选拔机制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家庭教育完成情感支持和人格培养,家庭对孩子开展的是个性化教育,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根据孩子特点教育培养孩子,给予孩子爱和温暖,是孩子永远的避风港湾。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包括给孩子让人崩溃的爱,打着爱的旗号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必须按照家长的意愿完成所有事情,不考虑孩子的意愿,“爱你不商量”;用毕生的精力培养孩子的反叛,每天不断指责和批评;只看孩子的缺点,不看优点,比如认为“成绩差就是坏孩子”,天天给孩子开“批斗会”。
良好的家庭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增强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郭双说,大学生家庭教育策略主要包括:理解孩子矛盾的心态、宽容孩子的迷茫、抵抗自己的控制欲、甘当孩子的谋士、做智慧的“后勤部长”、加强对积极婚恋观的引导6个方面。
理解孩子矛盾的心态。大学阶段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在这个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的确认的过程里,孩子们的意识里可能会有很多的自相矛盾、相当混乱的情况。归结起来,主要有独立和依赖的矛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自负和自卑的矛盾、沟通和封闭的矛盾4个方面。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无条件接纳,理解孩子的这些矛盾心态。
宽容孩子的迷茫。大学阶段,孩子内心充满了冲突和矛盾,对未来可能会比较迷茫,这个时候家长对于孩子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抵抗控制欲。作为家长,抵抗自己的控制欲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就要知道自己必须抵抗自负感的介入。关于孩子选择什么课程,结交什么朋友,追求什么兴趣爱好,家长应该少插手,尽量让他们自己去作决定。如果孩子在感情问题上作出了糟糕的决定或犯了别的过失,家长此时也唯有接受。如果家长表现出专断和占有欲,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反弹,促使他们作出更加负面的行为。大学阶段,家长与孩子要建立新的亲子关系与伙伴关系。
甘当孩子的谋士。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身后,跟着孩子前进,而不要站在前头,拉着他们前进。跟着前进的效果好,拉着前进的效果往往是越拉越后退。父母角色要从权威者变成支持者,做智慧的“后勤部长”。沟通方式也要从“管理者”到“倾听者”。比如,多听少说多问,不要急于评判和给建议;常关心少审问;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过度频繁地视频通话,不盘问所有细节,给予孩子信任。
在情感上要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当孩子抱怨或诉苦时,首先表达理解:“听起来你真的很难过/压力很大。”让孩子知道,无论成功失败,家永远是港湾。同时,帮助孩子认识到“平凡”也是一种幸福,减轻其“必须成功”的心理负担。
加强对积极婚恋观的引导。当下,年轻人婚恋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父母切忌以自己的婚恋观要求孩子。大学生正处于“亲密与孤独”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牢固的友谊和爱情关系,以获得情感上的归属和支持。通过成功建立这些关系,个体可以有效克服孤独,培养出爱的能力。这个阶段,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婚恋观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郭双提醒,作为家长,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请关爱自己。只有父母情绪稳定互盈在线,内心充盈,才能给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爱与支持。
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